开元寺亦称镇国禅寺,是以唐玄宗年号开元为名的寺庙,始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开元寺经宋元明清及今,先后十次大规模修建。其主要殿阁均为木石材料,凭木榫紧密衔接,用龙头斗拱迭起支撑,层层向上散开,最多达11层,承受殿顶的巨大压力,殿顶为四重檐、双滴水,有鸱尾和双龙夺宝装饰,琉瓦彩甍丹墙,蔚为壮观。经历1200余年地震、海潮、台风、雷电、冰雹等自然灾害,以及历代战乱、人为摧残,而又不断修建,至今仍保持着唐宋宫殿式庄严肃穆的建筑风格。据考证:日本著名东大寺佛殿的宋代建筑模式,与现在开元寺天王殿一模一样。开元寺被誉为“古代建筑艺术明珠”。 殿内东侧悬挂着重1500余公斤、高1.7米、口沿1.05米的大铜钟,是宋代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潮州金刚经社铸造供奉开元寺的,钟面平滑,无砂眼铸痕,至今仍音声悠扬,完好如新。 大雄宝殿前栏楯和殿前月台围栏78块,分别雕刻“释迦牟尼出家”、“白马窬城”、“青山断发”等佛教故事;珍禽异兽、奇花异草,触目皆是。栏正中“佛日增辉,法轮常转;皇风永扇,帝道遐昌”的石刻大栏板,每字如斗大,也是唐代佛教艺术文物。 大殿内一座造型典雅精巧的红铜香炉,炉沿镌刻汉文“开元寺禅堂香炉一座永远供奉三韩弟子任国祚”。(三韩是新罗、百济、高句麓,即今之韩国与朝鲜),据传为唐代来此参学的韩国僧人所赠。 寺内还有一座金漆木雕千佛塔为潮州明代的木雕精口,塔高六尺,呈六角形,计有七层,各层图案变化多端,金瓦翘檐,各悬风铃,门户相望,栏循交错,各层圆拱门之内,均刻佛像,门前则分别雕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神像,塔顶坚五层玲珑剔透小塔。整座千佛塔,结构复杂,精雕细刻,是古代广东境内四座千佛塔之一。 藏经楼中,珍藏着清代乾隆年间《龙藏》一部,系当时年居八十高龄的开元寺方丈静会法师餐风饮露,步霜踏雪,历尽艰难险阻,跨越万水千山,晋京所请,共7240卷,分装在724函中,当年只印100部,迄今完整保存下来的已屈指可数。1987年国家文物局和国家出版署批准重印“龙藏”,因乾隆下诏撤毁部分经版和经书,致全书残缺不全,为补齐全书,文物出版社派员走访全国十多个省区寻找底本,以补缺损,最后在这里找到被乾隆毁版的四函经书,得以补版,足见其珍贵之极。 开元为何居于闹市? 天下名寺多是依山傍水,潮州开元寺却居于闹市。这座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的寺庙,至今己有1260多年的历史,守持于闹市中的一片净土,仍像一颗红宝石镶嵌在碧绿琉璃广场的中央。这印证了丛林偈语:“胸中若得山林气,何妨门前车马喧”。古昔这里有荔峰佛堂(即今寺内的地藏阁),座西向东,门面临广济渡口(存有大街的石碑),后靠种满荔枝的小丘山。直到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年间,因崇尚佛,下诏天下各州郡各建一大寺,用其年号“开元”为名以便百官朝拜,作为“祝圣道场”。当时潮州地处边陲,财力有限,权宜之计只好以荔峰佛堂为基础,掘井为界,上奏朝廷。据史载,开元寺之阔现存可查,前为开元路(名开元街),后为西马路(古名开元后巷),左为太平路,右为义安路(俗名仙街头)。原四至之内皆为寺地,占地100亩。其四界有四井为记,即开元古井,仙街头井,弥勒佛井,广源街井。1962年前,广源街内民房墙基尚嵌有“开元寺界”碑两处为佐证。
1 广济门城楼 (1002)
2 广济桥 (1982)
3 不列颠哥伦比亚海事博物馆 The Maritime Museum of British Columbia (1283)
4 西小天池 (861)
5 大青山风景区 da qing shan feng jing qu (854)
6 河山风景区 (874)
7 阿掖山风景区 a ye shan feng jing qu (864)
8 刘勰故居 liu xie gu ju (889)
9 巴音布鲁克草原 (986)
10 水上浮岛 Floating Island (938)
11 桃源河大峡谷 taoyuanhedaxiagu (868)
12 贵阳欢乐世界 (1426)
13 金翠湖 (874)
14 日照世帆赛基地 (1232)
15 日照海洋馆 (969)
16 有珠火山 Usu Volcano (986)
17 五棱郭公园 Goryokaku Park (1061)
18 特拉比斯奇奴女子修道院 Trappistine Monastery (935)
19 函馆 Hakodate (2631)
20 水上市场 Floating Market (981)
21 洞爷湖 Lake Toya (1438)
22 登别地狱谷 Hell Valley (1530)
23 大沼国定公园 Onuma Quasi-National Park (1192)
24 北一硝子馆 Kitaichi Glass Otaru (1176)
25 白鸟大桥 Shiratori Bridge (971)